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微型农业网 >> 江苏薹草

临泉县范兴集乡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调查与思考瑶山杜鹃

发布时间:2022-07-27 14:09:32

临泉县范兴集乡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一、范兴集乡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范兴集乡辖9个行政村, 96个自然村,263个村民小组, 9857户,40893人,耕地面积40517亩,全乡土地流转面积达23444亩,占总数的57.86%,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6家,家庭农场3个,建成省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2个,市级龙头企业2个,是全县著名的“特色农业示范乡镇,”闻名全市的“半截楼西瓜”即产自该乡,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3000亩左右。全县第一个从山东寿光引进温室蔬菜种植,包括大棚的建设、种植、管理等一系列技术都从寿光引进,目前已发展到5000亩,其中刘营村种植面积1500亩,刘庄村种植面积3500亩。在刘庄村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皖北荭枫”牌商标,引进了智能化温室育苗工厂,建了一所能容纳300人的农民技术培训学校,蔬菜基地内的“水、电、路、灯、桥、涵”及供排水设施完善,在刘庄、刘营蔬菜基地旁各建有一个蔬菜专业交易市场。蒲庄村、半截楼村、南牛村先后引进了优质葡萄、红提葡萄、冬枣、黄桃、软籽石榴等高端水果1500亩。可以说,范兴集乡一年四季瓜果飘香。。

二、范兴集乡的发展定位

范兴集乡位于临泉的东南部,界南河的西岸,全乡地形南北狭长约15公里,东西很窄不到3公里,虽然省道328线沿着边界通过,但是一条界南河把范兴集乡隔开,显然在交通区位上不占优势。全乡境内只有县道“范长路”2.5公里,没有国、省道,这样以来发展工业的竞争力显然不足。而范兴集乡传统上就是一个农业大乡,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范兴集乡的生姜种植面积就达5000亩以上,那时就有“临泉生姜看老集,老集生姜在范集”之说。此外,范兴集乡农民认知、接受和引进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比较强,“半截楼西瓜”、“温室蔬菜”、“智能育苗工厂”、“红提葡萄”等都是在全县率先引进的,并很快得以推广和普及 。基于此,把范兴集乡定位为“特色农业乡镇”,重点发展特色农业,这是范兴集乡的地理位置、传统优势、现实条件和群众基础所决定的。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并不等于不发展工业,可以在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上发展工业,可以“以农促工,以农带工”,在农产品加工上做文章,最大限度提高农业产出率和效益。

三、范兴集乡农业产业发展布局

近年来,特别是县委十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以来,范兴集乡党委政府认真思考 ,经过走访、调研、座谈、论证,根据临泉实现“农业转身”的目标,结合范兴集乡产业发展的现状,把范兴集乡的产业格局确定为“南果北菜村村西瓜”,重点打造“四张名片”,即“西瓜之乡、鹭鸟天堂、温室基地、养殖农庄”。以南部的蒲庄村为中心,抓住全县重点贫困村的机遇,以现有的红提、葡萄、冬枣、黄桃和软籽石榴等水果种植为基础,辐射周边的半截楼、南牛、后张寨等村,把南部打造成水果基地。以北部的刘庄、刘营等村为中心,发挥国家级蔬菜标准园的优势,进一步完善蔬菜基地“六统一”的运作模式,即“土地由合作社统一流转 、温室由合作社统一承建、种苗由合作社统一培育、技术由合作社统一指导、产品由合作社统一品牌、销售由合作社统一对外”,采取村干部跨村挂职学习、实地参观指导、驻点指导等方式,把“六统一”运作模式复制到其他各村或其他合作社,以点带面,逐步做大。这也是县委书记邓真晓在乡镇党委书记述职评议会上,对范兴集乡党委、政府提出的要求。“半截楼西瓜”在范兴集乡种植已达十年之久,有比较完善的种植管理技术,一大批瓜农走上了致富路,要健全瓜农互帮、互带、互学机制,村村引进,村村种植。

四、范兴集乡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

实现临泉农业“华丽转身”,范兴集乡必须首当其冲。激发乡村干部的发展活力,发挥范兴集乡特色农业的潜在优势,助推“富民强县,安居乐业”的临泉梦。一是充分发挥“半截楼西瓜”原产地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品质,提高效益,形成合力,打响品牌。“半截楼西瓜”最早是由半截楼村民从浙江温岭引进,现在发展到全县、全市乃至全省,不少范兴集乡的瓜农甚至到河南省的新蔡、淮滨、商丘等地种植“半截楼西瓜”;二是充分发挥刘庄村万亩温室蔬菜产业园和刘营村千亩温室蔬菜基地的优势,突出创新,以点带面,稳步发展,尤其要把刘庄村的“六统一”运作模式向其他各村推广;三是充分发挥蒲庄、半截楼、南牛等村千亩水果园的优势,抢抓政策机遇,进一步做大油桃、冬枣、软籽石榴等水果基地;四是充分发挥“申美畜牧有限公司”的示范带动优势,该公司总投资1.5亿元,占地350亩,走“公司 基地 农户”的运作模式。一期工程,集种猪繁育、生猪育肥于一体,年出栏生猪3万头,5月底即可投产。二期工程今年下半年开工,建一座年产量为1万吨的饲料加工厂,占地面积70亩,计划投资7800万元,引进全自动饲料配比加工机械4套,上4条自动化生产线,利用范兴集乃至全县玉米种植面积大、产量多的优势,走“收购—加工—转化”的路子。三期工程建有机种植生态园,计划投资1400万元,占地74.12亩,用沼渣、沼液等作有机肥料,种植蔬菜、瓜果等,在厂区隔离墙外建一座集休闲、采摘、美食于一体的农家乐。公司建成后集一、二、三产业于一体,最大限度发挥科技示范带动作用。五是充分发挥刘营、刘庄“一南一北”两个蔬菜专业交易市场的优势,方便菜农交易,集聚八方宾客,活跃集贸市场,壮大第三产业。六是发挥田间工程配套优势,范兴集乡的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和田间工程治理项目都已经竣工,小农水项目正在有序实施,这些项目的潜在作用正在逐步发挥,作为特色农业乡镇的范兴集,将迎来新一轮大发展的热潮。

五、范兴集乡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作为“特色农业示范乡镇”的范兴集乡,自2014年以来,特色农业发展缓慢,引进新产品、新技术不多,原有的特色产业规模没有进一步做大,“半截楼”的品牌优势越来越弱化,刘庄村温室基地外扩不明显,“龙头老大”的地位受到冲击。而周边乡镇异军突起,尤其是特色农业发展势头很猛,不少乡镇都有自己“一枝独秀”的产业。冷静分析范兴集乡农业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当然更多的是主观因素。第一是人的因素。主要是乡村干部精气神不足,主动性不强,本身引导发展的能力不足,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不够,思想不够解放,魄力不够强,缺乏担当精神,没有勇争第一的锐气,也就是邓书记所讲的“本领恐慌”;还有部分农民有“小富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认为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年能挣几万块钱或十几万块钱就够了,不敢、不想、也不愿去冒更大的风险来发展更大的产业。第二是产业发展规划不到位。没有向焦裕禄那样,一个自然村一个自然村的去调研,去了解每一个自然村的基本情况、村民特点、发展优势、适合发展的产业等,没有针对每一个自然村和每一个行政村的特点“把好脉、开好方”。不少村民还是自发性的种植一些传统农业,或者跟亲朋好友、邻居等学种一些效益好的农业,政府和村集体引导作用发挥的不够。第三是土地流转困难。一方面,土地流转的价格越来越高,一般每亩每年1000元,位置好一点的在1200元以上,这就增大了土地经营大户的成本,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营大户的积极性;一方面,不少农民摆脱不了土地情结,不愿意把土地流转给别人耕种,如果一大片土地中,有一两户农民不愿意把土地流转出去,那基本就等于前功尽弃;另一方面,村委会和乡政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很小。第四是资金筹措困难。建温室大棚或者发展其他设施农业,前期需要投入的资金很大,不少农民手头有了一些积蓄,想发展特色农业,但是钱还不够,需要一些小额贷款来扶持。但是农商行不放贷款,农业银行需要工资人员担保,邮储银行的贷款利息很高,这样一来,一家一户的农民就很难贷到款。而村委会和合作社在农民贷款方面又很难发挥到作用。此外,市场行情把握不准,种植、养殖等新技术学习不够,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政策扶持还不到位等等,都制约了范兴集乡特色农业的发展。

六、范兴集乡特色农业发展的方向及对策建议

按照“规模、结构、转化、合作”的八字方针,进一步理顺农业经营主体,依靠创新促调整,依靠科技促增收,按照产业格局,合理布局特色产业,在“特”字上做文章,在“调”字上找突破,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实现创新。

一是激发干部的发展活力。选准村里的“领头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完善乡村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实行绩效考核,绩效管理,一月一考核,一月一奖惩,杜绝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

二是因地制宜,分类发展。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努力实现“一户一策、一人一技”的发展目标,给每个村每一户“号准脉”、“开好方”,把适宜于做同一类产业的农户或行政村连到一块,抱团取暖,分类发展。

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特色产业打好基础,创造条件,使全乡的“沟、桥、渠、涵、井、路、电、林”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四是整合“半截楼”当家品牌。发挥“半截楼”的品牌优势和品牌效应,探索把“早春甜”、“鸿鑫”、“皖北荭枫”等品牌整合在一起,形成“半截楼牌”系列产品,如“半截楼西瓜”、“半截楼蔬菜”、“半截楼葡萄”、“半截楼红提”等,让“半截楼”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响当当的品牌。

五是探索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把专业合作社分类联合起来,同一类型的成立一个“联合社”,打造合作社“升级版”,形成强大的龙头带动作用,这样一来,既能抵御市场风险,又能带来更大的效益。

( 来源:临泉县范兴集乡政府 作者:李英 )

YES数显式压力试验机

弹簧试验机

材料试验机

工程塑料拉伸强度测试仪

20吨电子万能试验机

友情链接